县长王廷佐在全县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动员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县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动员会议上的讲话

 

王 廷 佐

(2017年8月8日)

 

同志们:

县委、县政府召开的这次全县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动员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省、市全域无垃圾治理动员会议精神,安排部署我县全域无垃圾治理工作,动员全县上下统一思想,迅速行动,全民参与,全力打好全域无垃圾治理攻坚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设良好的生产生活和发展环境。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切实增强推进全域无垃圾治理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良好的环境是一个地方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是社会文明程度的直观反映。抓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实现全域无垃圾是一项服务发展、惠及民生的基础性、长期性、系统性工作,对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推进全域无垃圾治理,是落实中央要求、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抓手。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将“绿色发展”确立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我省时作出的“八个着力”重要指示中明确提出,要着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可以说,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是中央交给我们的一项重要的政治性、基础性、底线性任务,不仅包含着自然生态的保护修复,更包含着人居环境的全面改善。近年来,我县虽然在城乡绿化和生态建设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实事求是地讲,我们在环境卫生治理和市容村貌改善等方面,仍存在诸多短板和欠账。全县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提高政治站位,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战略思想和践行新发展理念的高度,充分认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重要性、紧迫性、艰巨性,把开展全域无垃圾治理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以强烈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担当,全力推进,抓出成效。

其次,推进全域无垃圾治理,是增进人民福祉、实现全面小康的迫切需要。全面小康如果离开经济发展,是缘木求鱼;如果离开了良好的环境,那就是竭泽而渔。从我县城乡环境现状看,社会公众普遍认识较低,城乡规划建设起点不高,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常态化、长效化机制不够健全,治脏不彻底、治乱不全面、治差不严格的问题依然突出,背街小巷、居民小区、集贸市场垃圾乱扔乱倒,个别路段污水横流,公厕脏水满地,县城、乡镇垃圾围城,城乡结合部清扫保洁责任不清,农村垃圾污水收集处理设施设备缺乏、人员资金不足,等等,广大群众意见很大。全县上下必须着眼推动发展、立足保障民生,把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作为一项顺民意、解民忧的大事,切实打造更加优质、更加舒适的环境,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第三,推进全域无垃圾治理,是发展全域旅游、优化招商环境的前提条件环境是发展旅游产业的生命线,也是开展招商引资的必备条件。我县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的重要节点,历史文化悠久,旅游资源丰富,县委、县政府将旅游产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确定了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县、打造最佳旅游目的地的总体目标。实现这个目标,良好的环境是前提。全县上下要通过扎实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切实增强旅游产业发展软实力,持续提升泾川旅游发展水平;通过开展全域无垃圾治理,营造良好的招商营商环境,多方聚集资源、资金、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支撑。

第四,推进全域无垃圾治理,是提升发展形象检验干部能力的有效载体。环境是一个地方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推进全域无垃圾治理,从小处讲是卫生问题、面貌问题、形象问题,往大处讲就是政治问题、民生问题、发展问题,是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的使命所系、职责所在。同时,抓环境整治的过程,也是提高各级干部工作能力和水平的过程,是锤炼干部工作作风的过程,是为老百姓办实事、做好事的过程。对此,我们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扎实过硬的工作作风,全力打好这场攻坚战、整体战、持久战。

二、突出重点,攻坚克难,全力推动全域无垃圾治理各项任务落实

按照省市总体部署,推进全域无垃圾治理工作,要以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八个着力”重要指示和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导,以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国家级森林城市、省级卫生城市为统揽,坚持因地制宜、系统治理、标本兼治、城乡联动,推动形成全覆盖、无缝隙、无盲点的网格化管理体系,实现全域无垃圾、无污水,从根本上改善城乡环境、增进文明程度、提升发展形象。

在具体工作中,要严格落实“五个要求”,牢牢把握“三项原则”,全力推进“五项任务”,正确处理“五个关系”。

严格落实“五个要求”:一是空间上全覆盖。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城乡、不留空档的垃圾保洁、清运和处理体系,全领域、全地段、立体式推进,确保每一条街巷、每一个庭院、每一处景点、每一个村落,视线所及不见垃圾。二是间上全天候。建立健全网格化管理体系,每周一大清、每天一小清、随机时时清、全天候保洁,对垃圾污水定点收集、按时清运、规范处理,确保任何一个时段无垃圾暴露、无抛撒遗漏。三是治理上全要素。合理布设环卫设施,全流程做好垃圾分类、收集、清运和无害化处理,系统化推进清扫保洁、污染治理、秩序整治、风貌塑造、文明提升,使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每一个环节都有规划、有设施、有制度、有人管。四是主体上全参与。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动员、属地负责的工作机制和责任体系,广泛动员党员、干部、职工、学生、市民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活动,形成人人都是环卫工、个个参与大治理的浓厚氛围。五是考核上要全过程。把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纳入年度考核重要内容,逐级签订目标责任书,按月督查、按月排名、按月通报。对动员部署、推进治理、问题整改、机制建立等全过程进行督查考核。对反应迟钝、落实不力的乡镇、部门和单位,要严肃问责,倒逼落实。

牢牢把握“三项原则”:一要抓点示范、多点突破坚持领导带头包抓,在县城、重点乡镇和基础较好的中心村先行先试、打造样板;住建、执法、农牧、林业、旅游、交通、水务、工商、教育、卫计、工信、食药监等行业部门要在各自领域集中抓建一批示范典型、率先突破,通过层层树标杆、做示范,总结经验、探索路子,辐射带动面上工作全面铺开。二要分清急缓、梯次推进从清理陈年垃圾抓起,从解决群众最关注、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改起,能做什么先做什么、最缺什么先补什么、什么最乱先治什么,逐步由城镇向乡村延伸,由发展基础好的向弱的地方拓展,由“面子”向“里子”深化,由改面貌向改习惯转变。总的要求是,从现在开始到年底,以集中清除陈年垃圾为突破口,全面启动工作,迅速掀起热潮,边发动、边行动、边建机制,培树一批典型,为深入推进工作奠定思想基础、群众基础。明后两年,全力攻坚完善城乡污水垃圾收集处理设施,健全政策引导体系和工作长效机制,实行工程措施、集中整治与日常管理协同推进,持续深入开展综合整治,基本实现全域无垃圾目标。三要整章建制、常态长效。通过3年的持续治理,到2020年,建立相对完善的污水垃圾处理运行机制和政策体系,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模式和常态化综合整治机制,进一步查缺补漏、巩固提升,实现全域无垃圾治理工作的制度化、常态化和长效化。

全力推进“五项任务”:

一要在垃圾污水治理上聚力攻坚。污水垃圾是影响环境卫生、造成环境污染的源头。改善城乡环境,首先必须下大力气解决好污水垃圾收集处理问题。各乡镇、各部门要结合中央环保督察组交办反馈问题的整改落实,抓紧解决县城污水管网敷设不到位、处理不达标的问题,加快县城污水处理厂扩容提标改造项目进度,确保2018年年底前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县城污水管网基本实现全覆盖,污水收集率、处理率分别达到95%和85%以上。要积极论证,尽快研究提出县城垃圾集中处理的意见。要加大项目争取力度,加快9个重点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确保按期建成投用。要加快党原、高平、荔堡3个乡镇生活垃圾填埋场建设进度,配套完善设备设施,确保10月底前建成投用。同时,要积极引进先进技术,更新设施设备,改进处理工艺,对建筑垃圾、餐厨垃圾、医疗废物分门别类进行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

二要在城镇环境治理上集中突破。脏、乱、差是影响城镇环境的顽疾。从以往情况看,我们解决脏、乱、差问题,总是靠活动、搞突击,始终存在“一抓就好、一放就乱”的问题。各乡镇、各部门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突出抓好薄弱环节,全面清除垃圾死角盲点,提升日常保洁质量,规范经营秩序和交通秩序,健全长效管理机制,真正让城镇靓起来、环境美起来。着力解决“脏”的问题。对干支道路、广场绿地、县城出入口等公共区域,要加强日常清扫和环卫保洁,确保垃圾不落地、不乱堆、不积存。对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公厕及老旧住宅小区等区域,要划片包干、明确责任,实行网格化管理。对各类垃圾及油烟、油污、泔水等要集中力量重点整治,杜绝“垃圾围城”“垃圾搬家”,确保一个月内大变样、年底前彻底改观。要着力解决“乱”的问题。严格落实“门前五包”责任制,集中对沿街门店、农贸市场交易秩序进行整治规范,坚持疏堵结合,清理引导马路市场、流动摊点,坚决杜绝市场外溢、占道经营现象。要加强交通秩序整治,严肃查处车辆乱停放、乱鸣笛、乱掉头、超速行驶、人车争道以及行人闯红灯、翻越栏杆、随意横穿马路等违规行为,依法取缔无证经营“黑车”。要强化违章建筑管控,坚持部门联动、联合执法,彻底清除有碍市容市貌的破旧建筑及设施,集中治理乱写乱画及“牛皮癣”问题,统一规范门头牌匾、户外广告和标识标牌,有效整治架空线缆和挡道设施。要着力解决“差”的问题。严格落实建筑工地“六个百分之百”目标措施和“三个必须”防治要求,集中整治建筑工地扬尘及周边环境,督促施工单位落实加盖防尘网、洒水降尘、安装车辆冲洗设备和硬化工地出入口等措施,做到安全文明施工。要大力推进集中供热工程,加快城区燃煤锅炉改造步伐,对达不到排放要求的限期淘汰关停或实施改造。要加快煤炭专业市场建设,严格煤炭经营企业准入,组织煤炭经营企业进场集中经营、集中管理,对不按规定整改的坚决依法予以取缔。要加大建筑工地、娱乐场所、商业门店噪声污染防治查处力度,严格落实烟花爆竹禁燃限放有关规定。要切实强化市政管理,对破损路面及时修补,对损坏的路灯、井盖、护栏等公共设施及时维修、更换、拆除,努力为人民群众创设优美舒适的环境。

三要在农村环境治理上全域推进。由于城乡发展差距、农民生活习惯等因素制约,加之农村点多面广、情况复杂,始终是环境整治的重点和难点。各乡镇、各相关部门要把乡村环境综合整治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农村危房改造紧密结合,整体规划、统筹推进,确保乡村环境明显改善。扎实开展陈年垃圾清理。对乡镇街道、公路两侧的陈年垃圾进行集中清理,严查建筑垃圾下乡偷倒行为。要集中整治清理柴草乱垛、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泼、畜禽乱跑等突出问题,及时清扫清运路边、地边、沟边、渠边和林边积存垃圾,清理修整坍塌房屋、残垣断壁,实现宅院物料工具堆放有序,房前屋后整齐干净,庭院环境整洁有序。切实强化面源污染治理。合理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加快建设标准化养殖小区,引导群众发展棚圈养殖、清洁养殖,严格控制畜禽粪便污染。要加强对乱烧秸秆、乱倒尾菜行为的监管,持续推进农户改厨、改厕、改圈。要加大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深入开展“白色污染”治理,动员组织群众收集处理废旧地膜、棚膜、果实套袋,扶持废旧地膜回收网点建设,加快推进可降解地膜应用示范。建立健全长效管理体系。按照乡、村、组三级网格化管理模式,健全农村环境保洁工作运行保障机制,做到有人管理、有人保洁、有经费保障,垃圾日产日清。要综合考虑乡村交通条件、人口规模、运输成本等因素,选择适用的垃圾收运处理方式,做到垃圾定点投放、集中收运、集中处理。

四要在重要节点治理上加力增效。在集中整治阶段,必须紧盯交通沿线、河道水体、集贸市场、景区景点等关键节点,突出问题导向,整合工作力量,全力以赴突破,确保抓实见效。交通沿线要加强环境整治和绿化美化,将垃圾清扫收运纳入公路养护工作范畴,建立日常清理、项目带动、执法巡查相结合的交通沿线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机制,全面清除铁路、高速公路、国省道、县乡道路两侧的垃圾杂物和违规广告牌,拆除违章建筑。汽车站、火车站、物流中心等站场要及时做好设施维护、垃圾清理,提升服务功能,展现文明形象。河道水体要严格落实“河长制”管理制度,加大黑臭水体治理力度,强化城乡饮用水源地保护,全面清理河道沟渠内的垃圾、杂草、废弃堆积物,定期进行巡查,严肃查处取土采砂、损毁河堤、偷排污水废液、倾倒垃圾杂物等违法违规行为。集贸市场要按照“谁建设、谁经营、谁管理”的原则,配套完善给排水、公厕、垃圾转运站等设施,配备专职卫生管理和保洁人员,实行全天候保洁,确保市场内部、出入口及周边无垃圾、杂物和污迹,车辆行人出入通畅。景区景点要建立严格的卫生保洁制度,加大路面、墙面、水面等重点区域卫生整治力度,完善公共服务设施,规范标识标志,依法约束游客不文明行为;旅游专业村、农家乐等乡村旅游点要做到环境卫生干净、门庭院落绿化、消费价格公开;旅游公厕要布局合理、设施齐备、功能完善、整洁干净。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住宅小区要高标准做好院落、楼宇及室内卫生清扫保洁,带头落实环境卫生划片包干责任制,定期组织开展大扫除活动。各级学校要加强校园内外卫生保洁、秩序整治和环境美化,加强学生环境卫生意识和习惯养成教育,带动家庭和社会文明素质提升。医院要严格落实消毒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制度,全面清扫垃圾死角,努力提升环境健康水平。

五要在生活垃圾分类上探索创新。积极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引入市场机制,从分类模式、分类标准入手,建立健全垃圾分类收集的制度机制,研究制定群众乐于接受、便于实施、易于监督的垃圾分类激励措施,引导群众形成垃圾分类意识、养成分类习惯,以点带面、以城带乡,在全县范围内逐步推进垃圾分类收集处理。要积极谋划论证,调整充实全县垃圾处理项目储备库,为进一步完善城乡垃圾处理基础设施提供项目支撑。要依托沼气集中供气工程和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农村能源项目,积极推广农村用能新模式,实现畜禽粪污资源化处理和循环化利用。要积极引进战略合作企业,扶持加大废旧农膜回收网点和加工能力建设,推广运用新技术,不断提高回收利用率。

正确处理“五个关系”:一是远与近的关系。既要着眼长远,把全域无垃圾治理工作同卫生城市、文明城市、森林城市创建和海绵城市、智慧城市建设相结合,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又要立足当前,量力而行、循序渐进,把工作做实做细,坚决避免“走过场”、“一阵风”。二是城与乡的关系。城镇、乡村治理开发的标准、重点和推进方式各有不同,要注重城乡联动、两头齐抓,使城乡之间互促共进、相得益彰。三是“土”与“洋”的关系。开展环境综合整治,不是盲目的大拆大建,在新建、改造项目实施过程中,要注重风貌塑造,体现文化特色,把现代元素与历史记忆相融合,特别是要注意禁砍树、慎挖土、少拆房,尽可能地保持传统村落的原有格局和原真风貌。四是“表”与“里”的关系。在城乡开发建设中,要做好基础设施、服务功能和绿化美化的配套;在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中,要牢固树立先地下、后地上的理念,尽可能减少“马路拉链”现象,真正把外表靓丽与功能完善结合起来,在撑起“面子”的同时,充实“里子”。五是“你”与“我”的关系。全域无垃圾治理是一项群众性、社会性很强的工作,要善用村民自治、居民自治机制,变“要我干”为“我要干”、“要你干”为“你要干”,着力构建群众“自己议事、自己定事、自己监督”的工作格局。

三、健全机制,完善体系,确保全域无垃圾治理工作取得实效

开展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行动,任务量大、涉及面广,是一项长期工作、系统工程。各级各部门必须上下一心、多方联动,大胆探索、积极实践,从组织领导、责任落实、宣传发动、长效管理等方面入手,创新运行机制,健全制度体系,推动工作落实。

一要建立健全组织协调机制。县上已经成立了全域无垃圾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各分管领导要按照责任清单要求,切实担负起安排部署、协调调度、督查落实的责任。各乡镇、各部门要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构和统筹协调机制,把专项治理行动列入重要日程,深入进行研究,精心制定方案,明确工作任务,细化措施要求,全力抓好落实。要围绕全面落实省市顶层设计和出台的政策措施,紧密结合各自实际,制定完善工作标准、工作规范、考评办法等配套文件,做到年度工作有要点、季度工作有指标、重点工作有考核。

二要建立健全责任落实机制。全域无垃圾治理工作,是“一把手”工程,是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的主体责任,也是全体居民应尽的义务,任何人都不能置身事外。各县级领导和乡镇、部门、驻泾单位“一把手”要主动承担起包抓责任,靠前指挥,亲力亲为,切实发挥好牵头、带队、表率作用。各乡镇党委、政府作为责任主体,要围绕总体目标,层层签字背书,建立责任清单和工作台账,确保各项重点工作快速有序推进。县直各部门、驻泾各单位要按照网格化管理的要求,讲配合、重协作,全面落实公路沿线、景点景区、河道水域等重点部位的包抓责任。党员干部作为全域无垃圾治理行动的组织者和推动者,要以身作则,主动参与,为广大群众和全社会作出示范,努力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三要建立健全日常监管机制。推进全域无垃圾,重在治理,关键在管。全县各级各部门要坚持一手抓持续治理,一手抓日常监管,努力形成治管并举的长效机制。执法局、工商局、食药监局要按照新制定的“门前五包”责任制要求,切实履行日常监管责任,加大对机关单位、商业门店、各类市场、流动摊点、餐饮饭店卫生保洁情况的执法监管力度,确保县城环境卫生治理得好、保持得住。要持续加大对“周一城区卫生大扫除”检查通报力度,督促各单位、各部门认真履行职责。乡镇及各重要节点区域要建立环境卫生监督员队伍,全区域、全天候开展巡回检查,对发现的问题督促限期整改,久拖不改的公开曝光。要通过扎实持续的管理,努力实现治理全覆盖、监管无死角。

要建立健全宣传发动机制。要充分发挥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短信、微信公众号、公益广告等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大力宣传全域无垃圾治理的目的意义、政策措施、工作成效,努力营造全民动手、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宣传、教育、文广、文明办、工青妇等单位,要把全域无垃圾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体系,纳入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行为规范、行业规章,组织开展主题宣传活动,推动全域无垃圾治理行动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村组、进景区、进家庭。要建立“随手拍”举报平台,鼓励对破坏环境卫生的各类不文明行为予以曝光。要通过发放倡议书、组织宣讲、张贴宣传标语、开展志愿者服务等多种方式,做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宣传引导工作,充分调动群众支持、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要建立健全督查考核机制。县住建局、督查考核局要尽快制定出台《督查考评办法》和《问责办法》,配强督查力量,加大督查力度,增加督查频次,每月至少组织开展1次集中督查,通报工作进展,用督查结果倒逼责任落地。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要按季度召开调度会议,听取乡镇、部门工作汇报,对安排启动不及时、工作措施不得力、治理成效不明显的,对相关责任人进行约谈;对因工作配合不力、推诿扯皮影响全县整体工作进展的,严肃进行追责。

 

同志们,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推进全域无垃圾治理工作,意义深远、任务艰巨。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切实坚定信心,下定决心,集中用力,持续狠抓,为改善城乡面貌、美化人居环境、提升对外形象,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新的贡献!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